她原名叫丁蘭葆,小小的女孩子,嗓子出奇的好,人也很靚,是個唱戲的好苗子。她生活的轉變應該是改名為顧正秋之後。那時她已經就讀上海戲劇學校,首次公演改為顧正秋這個名字,她唱京劇的青衣,也學崑曲,扮的都是絕代佳人,因唱腔華美,很受戲迷喜愛。
從戲校畢業,為了把京劇發揚光大,顧正秋自組劇團,外出公演。她演《白蛇傳》、《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幾乎每齣戲都贏來喝彩與好評。
1948年11月,應邀請,顧正秋劇團在台北的永樂戲院演出,一亮相,即大火起來。本來顧正秋打算在台北一試身手便打道回上海,哪知傳聞局勢動蕩,一時間,劇團上下,人心混亂,不知該怎麼辦。反而是年少的顧正秋先冷靜下來,安穩住大家,在永樂戲院繼續演出。
那年,蔣經國與父親蔣介石在台灣。顧正秋的京戲成了蔣經國關注的一個目標。不久,蔣經國就成了顧正秋的超級戲迷,固定在永樂戲院的某排某座。漸漸地,蔣經國開始癡迷于戲臺上這個唱腔華美、扮相俏麗的女子。於是每齣戲畢,蔣經國就打著盛宴款待劇團的名義接近顧正秋。
那時追求顧正秋的達官貴人不知多少,有的甚至送她一套豪宅,顧正秋根本不理會。每次戲完,從後臺出,總會見一個英俊的紳士開著汽車前來接她。這個人就是在台灣炙手可熱的財政廳長任顯群。
蔣經國怎會想到他一心苦追的女子竟然成了任顯群的女人。其實,那年,蔣經國與任顯群都有家室,為了顧正秋,兩個人都打算離婚。蔣經國的婚變遭到蔣介石的阻止,而任顯群則順利地與原配夫人離了婚,順利娶了顧正秋。
任顯群剛結了婚,就入獄五年,被誣陷為匪諜。剛剛準備好的新生活,卻要五年的代價來交換。與愛的人分離是何其痛苦。顧正秋不顧事業的大好年華,脫掉戲衣,告別舞臺。那些日子,除了按時去獄中探望任顯群給他送飯外,顧正秋獨自度過幽居的生活,整日整日不說一句話,不看一齣戲,甚至連陽光都很少見。在夜晚的夢中,卻色彩斑斕,戲臺的每個轉身,都有夢中的那個人。
就這樣,熬過了五年。任顯群終於釋放了。
任顯群出來後,不再有官職,與顧正秋來到遠離台北的金山農場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裡連電燈都沒有,更別說看戲。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種草莓上,再把它做成草莓醬,出口國外。
日子過得很平淡。顧正秋除了和任顯群一起種草莓,還為復興劇校的學生義務教戲。生活無可預料,但愛人在身邊的日子是踏實甜蜜的,他們失去了榮華富貴,卻沒有失去彼此的真愛。此後,蔣經國再也沒有辦法擾亂其間,漸漸地,也就忘記了這個人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