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一般人可能不知道, 接觸空氣污染居然可能會增加罹患癡呆症的風險. 根據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對一系列健康問題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癡呆症、心髒病和中風都與空氣中的汙染微粒(PM2.5)以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有關。
進行這項研究的人員過濾了兩千多項過去十年內發表的相關研究,發現有超過五十項的研究著眼於空氣污染與癡呆症之間的關聯性。經過綜合分析,發現PM2.5與癡呆症之間有其關聯性。即使暴露量低於美國環境保護署當前所設定的每立方米空氣十二微克的安全值,其情況也是如此。研究人員發現,每年暴露在PM2.5之中的平均值若增加每立方米二微克,罹患癡呆症的風險就會增加百分之十七。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污染也與癡呆症有關聯。對於一氧化氮,若全年曝露於平均每立方米十微克的污染中,風險就會增加百分之五。對於二氧化氮,若全年曝露於同樣每立方米十微克的污染中,風險就會增加百分之二。
至於空氣汙染為何會增加癡呆症的風險,目前有許多理論。推測可能是因為空污影響心血管健康,進而影響到大腦。另外有一種理論說可能與汙染導致人體組織發炎有關。研究人員說,空污可能會干擾神經細胞或大腦細胞,從而影響大腦的功能。
研究人員指出,雖然吸煙被認為比空氣污染更具導致癡呆症的風險,但空氣汙染仍然對大部份的人有巨大影響,因為每個人都得呼吸,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吸菸。他們說目前尚不清楚導致這種影響的機制是什麼。
但一位研究阿茲海默症的專家說,他們暫時假設是非常小的污染物粒子跑進我們的身體並滲透到循環系統,從而刺激了大腦細胞產生無法預期的病變。不過由於對這些觀察性研究所進行的綜合分析存在局限性,因此應該謹慎解釋這種因果。相關的數據顯示,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有許多因素與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有關,環境是因素之一。人們可以掌控一些個人因素,例如食物選項和運動的多寡,但有些因素是個人不太能控制的,例如居住地週遭的空氣品質與飲用水等等。
專家指出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是,單純就空污與癡呆症的關聯來說,那麼何時接觸到空污就很重要。大多數這些研究都是在癡呆症發作之前數年內進行的,但被研究的對象很可能在他生命的早期就已經存在醞釀因素,甚至可能從其人生早期就存在導致癡呆症發生的因子。
加州一位兒科醫生說,人們可以做一些生活改變以減少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氣。他說,做為醫生他希望人們多運動鍛煉身體。他建議要了解居住地的污染程度,許多地方都有網站提供有關該地當天空氣品質的資訊。如果可能的話,安排在污染較少的時候做戶外活動,特別是有肺部疾病或健康問題的人。他建議必要時可使用室內空氣清淨機濾器空氣,並且不要吸煙。
他說,如果某個地區的環境對健康不利,那不僅可能會使該地醫療負擔加重,還會影響該地經濟。他希望這項研究能提醒大家,居住環境對人們的影響很大,它會長期影響人的健康,甚至可能對人的身體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編譯:牧蓮)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