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他很清楚,與文君永訣之時將至,他最悔恨的是,當年那萬萬不該傳遞給她,傷透她心的那封家書,寥寥十三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唯獨特意不寫「億」,以表示“人”已無“憶”——夫君不再思妻,沒了記「憶」之意。
明知有負妻子心,還裝君子讓妻悟。
司馬相如 ,字長卿 ,籍貫蜀郡成都。少時好讀書,習劍術。景帝中元六年(西元前144年),司馬相如深受梁孝王賞識 ,入宮謀到一職秘書席位。春風得意卻好景苦短 。梁王死後 ,司馬孤身回到芙蓉城——成都 。家道衰微,迫于生計,相如只好投身四川臨邛,拜了當地一名七品縣令王吉,暫避風寒 。
卓文君,生在四川臨邛一個巨富之家。平日穿金戴銀,長得美貌非凡,自幼精通詩文 ,善於琴棋書畫。17歲由父母包辦出嫁,為那半路黃泉皇孫沖喜成婚。半年後因丈夫病亡而返回娘家守寡。可謂窈窕淑女,紅顏薄命。名篇《西京雜記》裏面 ,這般形容文君 ——容貌姣美,眉色深黛,猶如遙遠山巒,臉龐好比芙蓉花束,肌膚柔滑彷佛凝脂 。
「文君,」相如這樣輕輕而沈緩地呼她。
她似乎明白,此刻此時,他還在追悔那段令她傷心的往事。她情深深,淚盈盈——
她仍記著,那是多年前的事了,相如來卓家赴宴,受邀撫琴……
這眼依稀還是初遇時,那一雙橫波目,隔著湘簾,望過來。 霎那之間,耳邊又起綠綺琴的柔音婉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他彷佛見到,形似天仙詠歌女,青藍衣裙,幽立水池邊。微風拂,湘簾擺,悠悠蕩蕩,乘舟涉水而來, 那女子輕微的砰然心悸聲,在他的心裏變得清晰劇烈。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他在意的,是簾後若隱若現的知音。他窺見的,是那眉似遠山,面若芙蓉,遠遠近近,像一幅清麗的畫——蜀山蜀水中盛開的一蕖芙蓉。
他心神已定,綠綺傳情。
琴音如訴,她心動神馳。
此天地一對,彼此心有靈犀的兩個人,成就了司馬相如的千古絕唱《鳳求凰》:
他在意的,是簾後若隱若現的知音。他窺見的,是那眉似遠山,面若芙蓉,遠遠近近,像一幅清麗的畫——蜀山蜀水中盛開的一蕖芙蓉。
他心神已定,綠綺傳情。
琴音如訴,她心動神馳。
此天地一對,彼此心有靈犀的兩個人,成就了司馬相如的千古絕唱《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夕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蘭堂,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相頡頏兮共翱翔。
鳳兮鳳兮從凰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體必和諧,中夜相從別有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簾後,鬢影釵光,桃花柔媚,她的身軀輕輕顫動,聞弦歌而知雅意,她決意,他才是命中郎。
他贊她高貴如凰。他看見命中註定的女人等待著他。
相如雖人品清秀,舉止閒雅。但卓父因門不當、戶不對而拒之門外。
文君夜奔。相如家徒四壁,她拋下千金之身,當壚賣酒,她的人就是這樣的生動活潑,出人意料。相如也好,是才子,卻不拘泥於行格,沒有迂腐文人的酸味,風流灑脫,穿上粗布衣,就在小酒店裏當起了跑堂,和夥計一起洗碗涮碟。 依然坦蕩蕩自在歡騰。
天下父母哪有不原諒兒女之理,何況,在他們眼中的女兒是如此的溫柔,美麗,憂傷,敢做敢為。於是分去家財和奴僕,好日子倏然而至。
景帝之後,武帝即位。武帝對相如早年隨梁王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讚賞,於是相如再次來到京師,獻上《上林賦》。真可謂才華橫溢,深受皇帝喜歡。此後列為漢賦的翹楚之作,司馬相如的文風也對後世影響深遠。
不久,武帝下詔來召,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皇帝一見之下,立即拜相如為郎官。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多情的文君對相如朝思暮想。他,名氣大了自然廣交遠遊,眠花宿柳漸漸成了尋常日子的尋常風景;而她,曾經眼中的唯一風光,漸漸淡成濛濛背景。
就是此時,她收到了夫君的薄情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文君,是我不好,」他喃喃說,彷佛又是當年向她認錯時的模樣。
「長卿!」她握住他的手,「不要說這樣的話,事情已經過了,我的《白頭吟》,不是將你喚回了嗎?今生今世,文君都沒有後悔和你在一起。」
「是呵 ……」他艱難地點頭,望進她的眼睛裏。這裏面安靜溫婉,是他畢生眷戀的港灣,但也有驚濤駭浪的時候。
他又進入追憶之中……
他收到了文君的回信: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她寫的家書首尾聯環,成為一首聯環情詩。她又作詩,寫得情意濃濃卻又剛烈豪爽:
皚如天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日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複淒淒,嫁取不須啼。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並附書:「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她氣猶未平,隨後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文君的《白頭吟》和《訣別書》,猶如一道清明的心靈之光,亮在她和他之間。她指責他的負心移情,戳破他虛偽尷尬的面具——「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她連用四個排比來追擬彼此之間行將斷絕的恩情。
她不悲啼;連指責,亦心思清明;只是「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你若要分手,我絕不糾纏。
「願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喚君字字表深情。
而又說「努力加餐勿念妾」,既表明態度,又為彼此留了迴旋餘地。她明白自己仍愛他,其實不想失去他。
「錦水湯湯,與君長訣!」這是最後的一搏,如果他不回頭,她就放手。
女子少有的決絕之美,毫無顧忌地從她的身體內迸發而出。這種美為世所稀。
他決然不再納妾,兩人又重歸於好。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的歲月。
「文君!」他用盡最後的聲音喚她,輕謐得好似當年,進入她心房時,春風與春草的輕微觸碰。
他知道,是文君的高貴留住了他。如果真是下世我為女來你為男……我一定要活得高貴。
「長卿!」她看見他閉了眼睛,知道他,永遠不能再回來。
「可是,我確認,不能與你相絕。」
「長卿,請等著我。」
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弔,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而去。
編後語:
有人以為,卓文君哀怨的《白頭吟》和淒婉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當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的種種好處,實在不便一意孤行,休妻納妾。
在我看來卓文君的高貴在於她懂得夫妻恩愛是付出,是給予,也是報答;是一生的託付,是宿願的延伸。因此她的愛是善意的表達,是真情的流露,是隨緣的結果。是這些美德使她擁有了智慧。而智慧又賦予了卓文君高貴的氣質,正是這高貴讓司馬相如有所領略而幡然悔悟。
人們常常都羡慕“恩愛夫妻”,可知道“恩愛”,“恩愛”,恩走在先,而愛卻是跟在後的。沒有恩,哪有愛?
恩是付出,是給予,也是報答,是對夫妻之緣的珍稀,是夫妻之間患難與共,生死不渝的寫照。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成為夫妻。男女相互之間都把一生託付給了對方,那麼夫妻都要盡一生之力照顧好對方。這才有真正的“愛”。·有了伴侶的朋友,不妨試試看,願天下夫妻都恩愛幸福。
(新三才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