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驱逐荷兰侵略者,正值清康熙元年(1662年)。而后的二十年中几经政治与军事上的变故,终于在康熙二十二年(1682年),康熙帝派大将军施琅率军乘战船200余艘大败郑军,台湾遂告统一。对于台湾的治理,施琅将军曾言“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围”。(施琅《恭陈台湾弃留疏》)。康熙帝极为赞同,他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康熙起居注》)。此一言九鼎,台湾宝岛一统于中华版图,清廷设立台湾府及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
此图即据平定台湾历史事实,由清宫画家所绘制。但见波涛中海岛遍布天水相接,渺茫迷远,展现了无痕之际;从台湾岛凯旋而归的战艇,在旗舰率领下,扬帆破浪,战旗飘动,刀枪林立,官兵们个个精神抖擞,几位高官气宇轩昂,端坐其中,尽显胜利者的威武。而那由近及远,列阵而行于波海之中的八旗战船,显出宏大的气势,尤以那青山绿浪和远处的点点白帆,更显示了海军的雄伟。观赏那峰峦之皴法,乔松林木之葱郁,设色青绿之艳而不媚,其人物勾勒之神态,非高手所不能为。
画图中御印数方,是图四周用宫廷绘制云纹绢装裱。其中仅乾隆御印即有八方,而“皇四子和硕雍亲王之章”及“五福四得十全之宝”弥足珍贵。似可证实这幅《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应出自康熙朝时的宫廷画家之手。绘于收复台湾(1682年)以后,雍正登基之前(1722年)。这幅图的左上端有楷书题名,《钦定平定台湾凯旋图》左下角外有“貯紫光阁”精楷四字,应证实此画当是悬于皇宫功臣阁壁上之珍品。
(责任编辑:石振麟)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