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西藏交界的青海省,一位香港姑娘和一位台湾姑娘正通过一个名为Shokay的新兴社会企业帮助数千名牦牛牧人改善生活。该公司从牧人手中购买柔软的牦牛纤维,然后制成上等的“牦牛开司米”毛毯和毛衣,出售给富裕的城里人。
你该如何增加中国西部地区牧民的收入?这些人居住的地方可能距离最近的公路也有七个小时车程,更不要说去集市了。第一步:考察他们的财产中还有哪些未被挖掘的潜在价值。
28岁的香港姑娘苏芷君(Marie So)和26岁的台湾姑娘Carol Chyau正是这样做的。去年当她们还在哈佛大学攻读国际发展的研究生时,两人抽出六周的时间进行了一次旅行。她们的目标是要发现一个社会问题,然后用一种可获利、可持续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两人走访了西藏高原上的贫困牧民。她们注意到牧民们冬天会把牦牛聚集在棚屋附近,而夏天则会迁移到大山深处去,在那里放牧牦牛。两人想,为什么不找个方法来从这些动物身上获得更多的价值呢?
现在,她们创立的盈利性社会企业Shokay从青海省3,000多位牧民那里收购牦牛纤维,然后织成围巾、毛毯和披肩,并在香港、台北和美国的高端商店中出售。她们以类似手法经营的另外一家企业──美香奶酪(Mei Xiang Yak Cheese)则利用了牦牛奶,只是规模要小一些。
这两家企业的利润最后都归到两人在香港注册的非盈利组织──Ventures in Development,她们都从这个组织拿工资。然后这些钱会被用于社会发展项目和社区研究。比如,从今年开始,买不起牦牛的牧民可以租一头,然后把牦牛纤维卖给Shokay;她们还会对牧民进行培训,教他们如何只把牦牛最柔软的纤维梳理出来。不仅如此,Shokay还成立了一个编织合作社,旨在向人们,尤其是妇女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
苏芷君和Carol Chyau计划最终将Ventures in Development发展成为主要在技能、知识和资金方面为该地区其他社会企业提供支持的机构。
苏芷君说,该地区有那么多的企业家,人们确实需要挑战自我,重新思考慈善事业的根本。她认为,这需要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深刻理解一个社会问题,发现一种社会需求,并找到一个创新的、可持续的方法去满足这一需求。来源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