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音像首發】中国的文化与其他各国的文化非常不同,这些鲜明的文化特点可以从建筑、服饰、文字、绘画等方面窥知一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中国最神秘的一座宝塔“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琉璃之美,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宫殿和寺庙,都可以在屋顶上见到一种非常有特点的建筑材料——琉璃。由于,琉璃瓦具有更防水防潮、更耐用以及色泽润泽、鲜艳等优点,一直是中国古建筑行业的宠儿,从最初的装饰到大规模的使用以及皇家陵墓的应用,都证明了它实力。
古人通过给瓦上铀的做法,使其更加的防潮和更耐用。而通过给瓦坯上独特的琉璃釉料,二次烧制后就得到了我们如今看到的琉璃瓦和琉璃砖。
据记载,琉璃瓦到南北朝才有,在唐朝时已普遍用于屋顶。杜甫的《越王楼歌》中诗云“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méng照城郭”这碧瓦就是琉璃瓦。琉璃具有其它建筑材料没有的诸多优点,尤其是华丽的色泽,再加上工艺的特殊,自然成了皇家的必选建筑材料。
到了明清两代,琉璃瓦更是专门用在宫殿、王府、祭祀建筑和庙宇的屋顶上。
北宋官方建筑标准《营造法式》上明确规定了不同色彩琉璃瓦的用途。
黄琉璃:用于帝王宫殿和陵庙。绿琉璃:用于王府。青琉璃:用于祭祀建筑,如天坛祈年殿,屋顶铺纯青琉璃瓦,象征青天。黑琉璃、紫琉璃则多用于帝王园林中的亭台楼榭。
可见古人用琉璃瓦不仅体现了皇家的尊贵地位,还体现了等级。
另一种衍生建材叫琉璃砖。也就是用上琉璃釉的做法烧制出来的砖,用在建筑的墙壁上。今天的主角,中国最神秘的一座宝塔“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就是一座通体用琉璃砖和琉璃瓦修建的宝塔。
(新三才音像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