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晋煤減產6成 山西10萬人...

晋煤減產6成 山西10萬人失業

【新三才网讯】從十一月開始,「煤倒」(販煤者)劉青山就天天盼著下雪。他解釋說:「下雪後天氣就會轉冷,供暖用煤就會增加,也就有了賣出的機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於自救,大陸鋼鐵企業紛紛選擇減產或停產,十月大陸鋼企月產量已經減少二○%以上,最大預計減產五○%。河北唐山一百九十多家鋼鐵企業,已關停超過一百八十家。另一方面,作為與鋼鐵唇齒相依的行業,焦煤跟著走向衰敗。
     
山西是中國的能源大省,長期向全大陸輸送七成以上的煤炭、焦炭和四成電力。由於市場需求下降、價格下滑,山西的兩大支柱產業─煤炭和焦化,都面臨嚴峻挑戰。山西的各個煤種中,降價幅度最大的煉焦煤,十一月下旬的價格比八月下降了四四%,動力煤則下降了二○%以上。
     
山西清徐縣的「煤倒」劉青山,現在已經自稱「倒霉」。他今年七月才傾其所有從太原「搶」來一萬二千噸高硫主焦煤,準備在年底大賺一筆,但結果卻被套牢,資金縮水三百餘萬元人民幣。
     
面對焦煤價格下滑,山西焦煤集團和行業協會擬定的因應辦法,主要是「限產」,其他還有配套的聯合銷售、 與鋼鐵企業建立價格協調機制等。目前山西焦化行業限產幅度,部分已經超過六○%,有的小企業已經停產。山西焦協十一月即提出指導意見,要求在原來限產四 ○%至五○%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限產力度,達到六○%至七○%。據指出,僅九、十兩個月,山西焦炭行業的損失就達到卅億元人民幣。
     
但即使在限產的情況下,山西省內企業十月的庫存仍達到七百萬噸、港口庫存五百萬噸,到處都是積壓的焦炭。
     
包含劉青山在內,雖然山西煤礦主四處尋找銷路,甚至不惜犧牲身體健康,「以酒量換銷量」,但煤依然難賣出去,而即使賣出去了,煤款也被大量拖欠。據統計,山西焦炭貨款拖欠已經達到一百億元人民幣,個別焦化企業被迫停爐。
     
《新華網》報導,今年十一月上旬,山西省就有八千多家中小企業倒閉,山西焦炭行業特聘的專家於長濱認為,目前山西焦炭企業失業人數保守估計已達十萬人。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