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网讯】真实而完整的历史是比较优化选择未来的先决条件,而讳谈历史,不论是本国的还是别国的,是陷入迷途的开始,也是丧失未来话语权的开始。阅读一国之历史,是一国之视野,阅读全球之历史,是全球之视野,而视野的范围又决定了思想空间的大小,思想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对未来的选择范围。周有光先生在“回顾资本主义时期”一文中称,资本主义有三个要件构成:工业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一、中國的悲剧
建政后,中国走上了消灭资本主义,发展工业体系的道路,或许,当人们做出这一决策时,中國就陷入了悖论的舞蹈:发展工业与消灭资本。因为,现代工业的基础是资本运作下的“时间价值”规律运动过程,不讲这个过程而只讲工业化,工业化的发展就缺乏动力之源。或许,人们为了弥补动力之源的缺位,便采取了用人民的政治热情替代资本动力的作法,当时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持续力不强,缺乏发展的后劲。后来发生的“纹革”,或许在两难选择下的无奈之举,既,解决资本与发展的矛盾又一种错误的选择,也就是说,从思想上解决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不是科学的运用资本本身的动力作用。或许,“鞍钢宪法”的实施就是一个明证。其实,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在精神动力主导下的资本运作动力合二而一时,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才会又快又好。当资本主导精神时,所谓发展就陷入了资本的陷阱:人欲横流、破坏环境,以子孙后代之福祉,换取当时人们感官之快乐。
二、通向现代化的门票
有人说资本是通向现代化的门票,有人说工业化是通向现代化的门票,我则认为,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仅仅是通向现代化门票的基础,远不是门票本身,而自由民主才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门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如何,现代化速度如何,是这个国家能否在世界上立足的关键,或许,俞可平先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在“民主是共和国的生命”一文中说,“民主不仅是黨的生命,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會主義,就没有社會主義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同一篇文章中俞先生又进一步说,“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具体地说,就是一系列确保人民自由、平等、尊严等公民权利的制度和机制。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自由、平等、公正、尊严是人类普遍的政治价值。”由此可知,民主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精神价值,当这种政治精神价值转化为不息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制度程序,并主导资本市场,资本的动力才会焕发出亮丽的风采。
三、站在未来看现在
历史是不同时段的一个演绎社会人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的过程,立足点不同,我们看到的历史时段亦不同,比如说,我们站在今天看明天,明天是今天的未来,但如果站在明天看今天,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我之所以要说站在未来看现在,旨在提醒人们,如果十七大建构的民主蓝图成为明天的现实,今天的很多纷争,是不是如同幼稚园里的纷争一样可笑?虽然可笑,但十分必须,因为,人类历史永远无法摆脱阶段性幼稚,也就是说,人类一直是在一个幼稚——成熟——幼稚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反复上演这个令人类哭笑不得的节目。这种现象,是由人类的认知水平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科学规律的不可穷尽性所决定的,因此,面对这种悖论,人类不应为自己的幼稚而悲哀,而应该为自己的幼稚而自豪,因为,人类的每一次幼稚,都是一次伟大的发现,伟大的进步,也不应该为自己的成熟而自满,因为,成熟意味着认知某种规律的结束,结束则应该是新的认知的开始,如果人类为自己的成熟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则意味着社会的静止。静止是一种灭寂现象,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灾难性的打击,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不息动力,但矛盾超过矛盾的合理性,就会成为社会的灾难性的万劫不复的深渊。
四、和平搏弈是社会矛盾转化为社会发展动力的保障
为什么说自由民主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门票呢?因为,公民权利的确立,公民权利大于国家权力的确立,是社会和平搏弈的前提或者叫保障,它可以把社会矛盾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并形成转化机制。国家保障自由化、保障公民权利的落实与行使,是形成矛盾转化机制的前提,因为,自由的本质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而实现个人价值是建构社会基础秩序的首要条件。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自由就没有和平搏弈,没有和平搏弈就没有个人价值的实现,没有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不可能有社会良好而又快速的发展。简单的说,社会发展的好坏快慢,是社会上所有个体智慧与能力充分或不充分发挥,能否实现个人价值的结果。由此可知,自由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主是确保自由的制度保障。
五、从和諧国家到和諧世界
民主是一个国家能否和諧发展的关键,民主也是世界能否和諧发展的关键。但是,人类对利益的占有欲望,是打破和諧世界的巨大力量。记得茅于轼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无国界问题,如果从和諧世界的理想角度看,这是个伟大的见解,但若从世界上普遍存在国家欲望的现实上看,如果形成国策,就是国家招来灾难的开始,因为,国门没有了,各国都可以自由来去,拿到好处就走,国家和民众利益就会丧失殆尽。但如果从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上看,这却是个展开外交工作的好思想,由此可知,任何真理都存在悖论,都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真理的悖论表现是,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是真理,在解决另一个问题时可能就是谬误。人类最大的弱点是自以为是的认为掌握了世界的绝对真理,但事实上,绝对的真理往往是绝对的谬误。写到此处,我不由想起了“皇极经世”中的几句话,特抄录于此:用天下之目为己之目,其目无所不观矣,用天下之耳为己之耳,其耳无所不听矣,用天下之口为己之口,其口无所不言矣,用天下之心为己之心,其心无所不谋矣。或许,这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不错方法。
国家欲望的制约,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的民主。
来源:中国报道周刊 [ httpss://www.weekmag.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