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根據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數據,為抑制通脹而提高的借貸成本將使世界經濟在2023年陷入衰退。
CEBR董事兼預測主管Kay Daniel Neufeld表示:「由於利率上升以應對更高的通脹,世界經濟明年可能會面臨衰退。」「中央銀行對我們一直警告的通脹問題的規模反應遲緩,因此利率上升和貨幣減速是突然的。」
Neufeld補充道:「好消息是通貨膨脹應該會很快下降。壞消息是,在許多國家,只有經濟衰退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該智庫估計,中國的經濟將因為零COVID政策而推遲到2036年才會超越美國經濟。兩年前,CEBR曾預測這種情況會在2028年發生。
此外,如果中國進攻台灣,國際社會的製裁將進一步壓制中國經濟,而中國1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CEBR警告說,這將嚴重破壞世界經濟力量的平衡:「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經濟戰的後果將比我們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後所看到的後果嚴重幾倍。幾乎肯定會出現相當嚴重的世界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死灰復燃。」
「但對中國的損害會大很多倍,這很可能會破壞任何引領世界經濟的企圖。」
到2032年,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超級大國,到2035年將成為第三個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俄羅斯在2022年成為世界第9大經濟體,很可能會在入侵烏克蘭後受到製裁。CEBR表示,世界經濟在2022年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但隨著各國央行繼續提高利率,明年經濟將收縮。
「與通貨膨脹的鬥爭還沒有打贏。」報告說。「我們預計央行行長將在2023年不顧經濟成本堅持他們的立場。將通脹降至更舒適水平的代價是未來幾年的增長前景更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月就曾警告稱,2023年全球GDP增長率低於2%的可能性為25%。IMF將此定義為全球衰退。
(編譯:王明真)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