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才首發】美國能源部周日表示,在媒體報導聯邦實驗室最近在核聚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里程碑之後,它將在本周宣布一項「重大科學突破」。
英國《金融時報》週日報導稱,位於美國加州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已經從實驗性聚變反應堆中獲得了「淨能量增益」。
這將代表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地在聚變反應中產生的能量(與為太陽提供動力的類型相同)多於在此過程中消耗的能量,這可能是追求零碳能源的重要一步。
能源部和LLNL發言人告訴《法新社》,他們無法就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發表評論或提供證實,但表示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將在12月13日「宣布一項重大科學突破」。
LLNL發言人補充說,他們的「分析仍在進行中」。「我們期待在周二完成該過程後分享更多信息。」她說。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三位了解初步結果的人士的話稱,過去兩週發生的聚變反應產生了120%的淨能量增益。
《華盛頓郵報》後來報導稱,兩名熟悉這項研究的人士證實了這一進展,一位資深聚變科學家告訴該報,「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是時間問題」。
一些科學家認為核聚變是未來的潛在能源,特別是因為它產生的廢棄物很少且不產生溫室氣體。
「如果這種聚變能突破是真的,它可能會改變世界的遊戲規則。」來自加州的國會議員Ted Lieu發推文說。
聚變與裂變不同,裂變是目前核電站中使用的技術,聚變是通過融合兩個原子核而不是分裂一個原子核。
LLNL核聚變設施由近200台三個足球場大小的激光器組成,它們以高能級轟擊一個小點以啟動聚變反應。
(編譯:王明真)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