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品牌 關鍵一念讓恐怖分子沒殺他

關鍵一念讓恐怖分子沒殺他

【新三才首發】1986年時美國的泛美航空73號班機被恐怖分子劫持,而在該事件中倖存下來的人質之一,邁克·特思頓,事後發現當時只是因為他關鍵的一念而未被恐怖分子殺害. 最近他接受了英國天空新聞媒體的訪問並與在獄中的劫匪通了電話,因而得知當年他為何能被恐怖分子饒了一命。

當時該飛機在土耳其的卡拉奇機場被恐怖分子劫持時,邁克剛結束了長達數個月的登山行程要返回英國。那是1986年9月5日凌晨,飛機停在機場的停機坪上。由於他剛完成登山跋涉,邁克期待能快點吃些美食睡個好覺,因此他向航空公司調換航班並且升級艙等,以便早點回家。

他仍然記得當他把行李放到那個非常大的座位上時,那種很棒的感覺。但是飛機一直沒有起飛,飛機持續停在跑道上。後來偽裝成機場安全人員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衝進飛機,手持俄製卡拉希尼科夫衝鋒槍、手槍和炸藥,讓機上將近四百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經歷了十六小時的恐怖遭遇。

當時邁克還年輕,恐怖分子在收集乘客的護照後依護照上的名字將他叫出來,用槍指著他將他作為劫持人質。那時候他心裡恐懼的想著他就要被劫匪開槍打死。大約十五小時後飛機的電力消失,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開始了,槍聲和爆炸聲在黑暗中激烈爆開,二十一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但是儘管邁克是在一開始就被叫出去當人質,他很幸運終究倖免於難。

將近四十年後,他歷劫未死的故事有了答案。英國的天空新聞對此一劫機事件做了一部專題紀錄片,並且讓麥克與當年用槍指著他的劫匪薩法睿尼對話, 因此而發現他能活著離開飛機的原因。是甚麼關鍵因素讓他得以倖免於難呢? 一切要從他旅行的動機說起:他的哥哥彼得·特思頓。

他的哥哥彼得是一名醫生也是一位登山愛好者,在發生劫機事件的三年前,他在世界第十二高峰,布羅德峰去世,那時年僅三十歲(布羅德峰位於巴基斯坦東北部的喀喇崑崙山脈上,距離世界第二高峰K2只有八公里的距離)。邁克覺得,去看看他哥哥去世的地方對他來說是一個懸念,也是一件重要的事。

在1980年時他哥哥彼得曾嘗試攀登珠穆朗瑪峰(即聖母峰,又稱埃弗勒斯峰)但最終失敗,後來他加入了一個旨在攀登世界第二高峰K2的團隊,並利用附近的布羅德峰去適應極端高海拔大氣。但是在跋涉期間他的肺部開始滲出液體,不得不往下降到兩萬四千英尺(約7315公尺)的營地,儘管團隊努力拯救他,但他還是在那天晚間去世。

邁克來自倫敦西南部,今年六十三歲,他懷念他的哥哥,他一直有個想去看看他哥哥去世的地方的懸念。但是他也說,直到幾年後,當他有了自己的孩子時,他才驚覺想到,他的父母絕對不會希望他離開家去做這件事。

在飛機上,他首先發覺有異常的狀況是出現喊叫聲,然後他看到一名男子正在與一名空服員拉扯,那名男子手裡拿著一把手槍,用胳膊捆住空服員。他還記得當時心中的意念,一個拿著槍的男人令他感到不對勁。他沒想到要躲起來或逃跑,也沒有衝過去幫忙,而只是發呆的盯著他們看。

大家很快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架大型飛機被激進武裝恐怖分子劫持。但恐怖分子不知道這架大型噴射機上面還有一個較高的樓層,讓駕駛艙裡的飛行員在混亂中有了逃生的機會,因此飛機沒有受到恐怖分子的控制進而起飛。

恐怖分子是阿布尼達爾組織 (Abu Nidal Organization,ANO)的成員,該組織曾犯下1980年代的多起恐怖攻擊。此次泛美航空73號班機的劫持計劃是打算脅迫飛行員將他們載往塞浦路斯和以色列,因為他們的其他成員因犯下恐怖攻擊罪而被關在那裏的監獄。在激進武裝分子與地面官員談判要求讓飛行員返回機上失敗後,29歲的拉傑旭·庫馬成了第一位被恐怖分子槍殺的乘客。

隨後邁克的名字被叫到。由於邁克在山上呆了幾個月,面貌與他護照上的相片看起來不太像,但邁克心想他們不可能跳過他,因此他還是照歹徒的話去做。他保持冷靜。雖然他沒有親眼目睹同機乘客被殺,但空服員有看到。劫機者的頭子問他有否攜帶槍支。這讓邁克感到很荒謬而突然大笑起來,恐怖分子接著要他跪在門口走道上。

在他週圍的空服員都驚懼的流下眼淚。邁克試圖向挾持他的人求情。邁克說,「求求你,不要殺害我,我哥哥已經死在山上了,我爸媽沒有別的孩子了」。那歹徒沒回應,只是擺擺手。邁克覺得歹徒的意思好像是說,「我沒空,那不重要。我要做我要做的事,你不是甚麼重要的東西。」

他就這樣被留置在那裏數個小時,覺得自己將要死了。他將頭貼到地板上在心理祈禱著能夠讓歹徒得知他的意念。他保持非常冷靜並且在心理想著,「我耗了幾個月在山上,主要是思念我哥哥和他的死,我為我的父母感到非常難過。他們失去了我的哥哥,現在又將失去我。」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邁克累得睡著了。雖然很害怕但還是筋疲力盡到撐不住。當他醒來時是被一名恐怖分子踢了一腳才醒來。恐怖分子叫他起來,並放他過去和其他人待在一起。當時他覺得不清楚他們的意圖。之後飛機電力中斷並且槍聲大作,乘客從開著的逃生門蜂擁衝向飛機的一側機翼上,此時邁克也跟著大家一樣從機翼上跳了下去,從而趁機逃脫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歹徒當時為何願意放邁克一條生路這個懸念一直存於他的心中。

天空新聞電視台所製作的劫機紀錄片讓他有機會得知真相。紀錄片製片人與當年拿槍指著他的恐怖分子薩法睿尼取得聯繫。薩法睿尼最初在巴基斯坦被判入獄十五年,後來被轉至美國繼續服一百六十年的刑期。

邁克對此一與恐怖分子通話的動作做過深思。邁克說他當然不希望觀看這部紀錄片的人認為他與殺死人質的歹徒進行友好的談話,但他覺得這是能夠解開他心中懸念的機會。

他從未忘記本打算結束他生命的那個劫匪。但也許令人驚訝的是,薩法睿尼也還記得邁克。當邁克問他為什麼當時願意放過他時,他告訴邁克是因為他的哥哥。邁克聽到後一時說不出話來。邁克說他從來沒有想過,劫匪會對他有任何關注或在意,這實在太令人驚訝了。

邁克是在這部紀錄片中分享故事的多位倖存者之一,另外一位是空服員維蘇瓦拉。維蘇瓦拉說當她看到一名身穿警衛制服的男子拿著槍指著一名乘客的腦袋時,以為是那名乘客有問題,可能是走私者之類的。隨後那個男子抓住另一位空服員巴納。那時候我才意識到發生劫機,恐怖份子在找機組人員。

在恐怖份子找到飛行員之前,維蘇瓦拉被恐怖份子叫去詢問駕駛艙在那裏,然後劫機者才發現飛行員已經跑掉了。維蘇瓦拉說,這是飛行員能做的最佳行動,是在拯救機上人員的生命。

劫機者要維蘇瓦拉收集所有乘客的護照,在收集時維蘇瓦拉將美國白人的護照隱藏起來,因為她擔心他們會成為主要目標。同時她也留意著劫機者在無意間所透露出他們彼此的名字,並且將聽到的名字寫在她隨身攜帶的東西上,以備日後可以辨識。

維蘇瓦拉說當時她真的不認為能活下來。當機上燈光熄滅後,劫機者開始開槍掃射,一名乘客在混亂中設法打開逃生門,許多人從逃生門跑出到機翼上並且往地面跳,每個人都很恐慌。維蘇瓦拉也跑出去了,機翼上已經擠滿了人,但她沒有跳下去,而是和另一名機組人員一起回到飛機內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她發現她的同事尼爾札受傷了並且跌倒在地板上。她和同事把她抱起來讓她從充氣滑梯滑到地面。當時尼爾札還活著,但後來因傷去世了。當維蘇瓦拉下到地面上時,她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找到邁克。她說邁克被挾持當人質很長時間了,她很擔心,不知道他是生是死,後來她終於找到他。

邁克寫了一本關於他這場歷劫歸來經歷的書。現在他很高興能得知這場劫難的一些未知答案,並終於知道是因為他的哥哥才使得他得以槍下餘生。他認為劫機的激進份子薩法睿尼是因為覺得他這個人失去了他的哥哥而生出一絲饒過他的同情心,才放走他。

邁克在面臨生死瞬間,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而是他的父母已經失去了一個兒子,若再失去他將會如何的悲傷?這樣的一個為他而不是為己的善念挽救了他一命!

(編譯:牧蓮)

(責任編輯:姜啟明)

(文章來源:新三才首發)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