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寿星中,享年逾百岁,甚至几百岁的老老寿星不少:
黄 帝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现在地球上的中国人,无论生活在什么国度,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子孙、龙的传人。
相传,黄帝是一位百岁寿星。他之所以能年逾百岁,是因为有一套长寿秘诀。这套秘诀,在《黄帝内经》中归纳为如下方面:法于阴阳(适应自然变化),和于术数<适当进行锻炼),起居有常(遵守作息制度),不妄作劳(劳逸适度),恬愉为务(开朗乐观),食饮有节(讲究饮食科学)。
黄帝的儿子少吴曾向父亲请教长寿秘方,黄帝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食饮有节,特别是老年人的饮食,既不能受饥,也不能过饱,要节制、节律、节忌。”
彭 祖
彭祖是中国传说中寿命最长的老寿星,相传他活了800多岁后,仙化而去。彭祖名筏铿,历尧、舜、禹、夏、商、周多代,以讲究营养、善于烹调著称于世。他做的饭菜,色香味形俱佳,强身健体延年,不但世人喜欢,连上帝都喜欢得不得了。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曾问道:“彭铿斟雉帝何飨?”意思是:上帝为什么会喜欢彭祖做的野鸡汤呢?关于这个问题,实在太好回答了:世人渴望长寿,神仙也一样希望永生,彭祖做的饮食,既好吃又延寿,上帝为什么会不喜欢呢?人间的商王,天上的王母等,都曾多次向彭祖请教养生秘诀。每当这个时候,彭祖总会笑咪咪地说:“还不就是讲究个吃!”
彭祖对饮食的讲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饮食本身的滋养作用,一是进食时的心情愉快。彭祖既擅长前者,也讲究后者,并特别长于为佳肴美食命名,以助食兴。
一次,他和弟子在山上捉到一只野鸡,回家烹制好后,以野鸡被捉住时两翅在水中扑腾的情景,取名为“落风展翅”。众人无不拍手叫绝,吃了个痛快。
传说,武当山上有一个道士,做得一手好豆腐汤。这豆腐汤,下面沉着白豆腐块,上面浮着绿叶子菜,味道鲜美无比。只可惜这么好的莱,竟没有个好名字,以至于许多人吃得来有滋无味,美中总嫌不足。有一次,道人巧遇彭祖,忙向他请教。彭祖拿起勺子顺手往汤中一探,说:“就叫‘碧潭探宝’吧!”从此,佳肴有了美名,人们一吃起这道莱,总是心情愉悦、兴高采烈。
还有一次,王母娘娘到彭祖家做客。吃饭时,彭祖上了一道鸡片木耳汤。王母一看,颜色鲜艳,赏心悦目;伸着鼻子一闻,香气扑鼻,口涎外涌;舀一勺子进嘴一尝,味道鲜美,从未吃过。她吃得十分过瘾,却不知莱叫什么名字,又不好意思问。动了几次嘴皮,终于问道:“老彭呀,这莱叫啥名字啊?”彭祖说:“王母驾云而到,大吉大利,就叫朵朵祥云吧!”王母一听,十分高兴,又见汤中飘着的鸡片和白木耳,恰似朵朵白云,便说道:“好一个老彭,真有你的!”
吴 普
汉朝吴普(三国时医家),广陵(今江苏江都县)人。为名医华佗之弟子。精于医术,且专长于本草学及养生。吴普向华佗学练“五禽之戏”,坚持锻炼,年九十余而尚牙齿完坚、耳目聪明,活了200多岁。吴普且辑有本草书《吴普本草》,原书早佚,为后代某些本草及其他著作引用。近现代尚有人辑出铅印本。另又编集《华佗方》,一作《华佗药方》,已佚。
慧 昭
我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刘慧昭,著名高僧,公元526年生,816年卒,是我国最长寿的人,活了290岁。
陈 俊
世界历史纪录最长寿者,唐朝陈俊,享年444岁。翻阅福建省永泰县志,有一个惊人发现,世界历史上最长寿者,居然是在福建省永泰县汤泉村(今永泰县梧桐镇汤埕村)。翻开民国版县志杂录,栏下赫然写着:陈俊,生于唐僖宗中和辛丑年间,卒于元泰定甲子。这是有历史纪录在案可查的,至今发现的,最长寿的老寿星。
泰定甲子,汤泉人陈俊(字克明)寿四百四十四岁。子孙无有存者,乡人轮流供养。遗骨塑象汤泉庙中,该乡有龙津鰲头宫,经三坏,俊三为修耳。有木牌记其事,至今不坏。距生于唐僖宗中和辛丑,历五代,宋,元而殪,人传为小彭祖,录自民国版《永泰县志-杂录》。
孙思邈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兼营养学家,享年101岁,百岁时还精力充沛,著书立说,写成了不朽经典《千金翼方》。
孙思邈之所以能享如此高龄,除了他本人知医识药外,讲究饮食科学是主要原因。他尤其注重饮食的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作用,并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写有“食治”专篇,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应把食物的治疗保健作用放在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首位。用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这便是孙思邈的长寿秘方。由此可见,要想长寿,绝不是吃饱喝足即能达到目的。什么样的身体应吃什么样的饮食,哪些食物可防治哪些疾病,这是有讲究的。当你把这些讲究都烂熟于心并用它指导你的饮食生活时,长寿也就在向你招手了。
贾 铬
元朝时一代名医,享年106岁,明朝初年还健在。他的长寿秘诀,是十分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饮食的保健作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日夜梦想长生不老,妄图真正能活到“万岁”,永享荣华富贵。他还不是那种试图靠神仙方术求得长生的人,而是踏踏实实寻找科学方法。他深知饮食对长寿的科学性,便慕名前往贾铭住处请教长寿秘方。贾铭见其心诚,便将自己记述饮食秘诀的《饮食须知》一书,献给了这位皇帝。
朱元璋得到贾铭真传后,十分注意饮食保健,活到古稀之年,成为历代皇帝中比较长寿的帝王之一。
冷 谦
明朝养生学家冷谦,享年150岁。一生注重养生,所著《修龄要旨》一类书,提出“十六宜”,第一就是“发宜常梳”。明代学者焦竑“焦氏类林”写道:冬至子夜时,梳头千二百次,以赞阳气,经岁五脏流通,为“神仙梳头法”。清朝慈禧太后。每日叫太监梳头,年过七旬,仍青丝满头。
李清云
世界最长寿的人——李清云!活了256岁
我国的一位老中医,李清云先生,就活了256岁,而他是一位素食主义者!
李清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岁,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清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他认为自己健康长寿的原因有三:一是长期素食;二是内心保持平静、开朗;三是常年将枸 煮水当茶饮。
汤云山
汤云山,我国清代乾隆50年,湖南江夏汤云山寿星活了141岁。乾隆御赐“再阅古稀”匾额,同时在“乾清官”行“千叟宴”,席间乾隆与纪晓岚就141岁寿星为题对句,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谢启祚
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举人——98岁才中举的谢启祚,享年120岁。
清代,广东省有个名叫谢启祚的读书人,自少年时代起就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够从科举走上仕途。然而,天不遂人愿,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但是,他对科举考试十分执着,比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所叙述的范进还要痴迷,坚持继续参加考试。到了98岁高龄的时候,才时来运转。那年,他参加省城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
考中举人后,谢启祚十分兴奋,狂喜至极,当即写了一首《老女出嫁诗》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照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语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当时,同榜举人中有个是12岁的儿童。
第二年,99岁高龄的他,还到京城参加会试。如此耄耋老人来参加会试,白发苍苍,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乾隆皇帝也为他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功名的精神所感动,特别批准授予他国子监司业的职衔。
谢启祚后来还就真做了许多年的官。直到120岁才去世。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两个小老婆,有13个儿子,12个女儿,29个孙子,38个曾孙,2个玄孙。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科举场上混过去的,应该算是科举史上的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