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 立冬风俗解(图)

立冬风俗解(图)

【新三才网讯】                                                      来自:青马:生活与手艺  

冬藏,助天诛,吃饺子,煮白菜。

“可以收敛盖藏”

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穜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穜黍尗。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穜麦。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盖藏。田猎断伐、当告乎天子、而天子赋之民。故天子南面而视四星之中、知民之缓急、急则不赋籍、则不举力役。故曰、「敬授人时」。此之谓也。
东方者何也。动方也。物之动也。何以谓之春。春、出也。万物之出也。故曰、「东方春也。」南方者何也。任方也。任方者、物之方任。何以谓之夏。夏者、假也。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故曰「南方夏也」。西方者何也。鲜方也。鲜、讯也。讯者、始入之皃。始入者、何以谓之秋。秋者、愁也。愁者、万物愁而入也。故曰、「西方者秋也。」北方者何也。伏方也。万物之方伏、物之方伏、则何以谓之冬。冬者、中也。中也者、万物方藏于中也。故曰、「北方冬也。」阳盛则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故曰吁吸也者、阴阳之交接、万物之终始。
寅饯入日、辩秩西成。传曰「天子以秋命三公将帅选士厉兵以征不义、决狱讼、断刑罚、趋收敛、以顺天道、以佐秋杀。」
辩在朔易、日短。朔、始也。传曰「天子以冬命三公谨盖藏、闭门闾、固封竟、入山泽田猎、以顺天道、以佐冬固藏也。」

万物非天不生、非地不载。非春不动、非夏不长、非秋不收、非冬不藏。

——《尚书大传卷一 唐传 尧典》
 
“号曰助天诛”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
祭黑帝玄冥。
车旗服饰皆黑。
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天子迎冬于北堂,距邦六里,堂高六尺,堂阶六等。
黑税六乘,旗旄尚黑,田车载甲,号曰助天诛。
唱之以羽,舞之以干戈,此迎冬之乐也。”
—-《后汉书 志第八 祭祀中》

○迎气

《礼记·月令》曰:孟春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蔡邕《章句》曰:迎春者,礼昊天句芒之神也。于东郊,就其位也。邑外为郊,去邑八里,内因木数也。《周礼》:建国之神位,兆五帝於四郊,以苍珪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方之色。乐奏《太簇》,歌《青阳》冕,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导牧时和也。)孟夏,迎夏于南郊;(《章句》曰:迎夏者,礼炎帝祝融神也。于南郊七里,因火数也。玉用赤璋,牲币各放其色。乐奏《中宫》,歌《朱明》,其他皆如孟春也。)孟秋,迎秋于西郊;(《章句》曰:迎秋者,礼少昊蓐收之神。于西郊九里,因金数也。玉用白琥,牲币各放其色。乐奏《夷则》,歌《自藏》,其他如孟夏之礼。)孟冬,迎冬于北郊。(《章句》曰:迎冬者,礼颛顼玄冥之神也。于北郊六里,水数。玉用玄璜,牲币各放其色。奏乐《应锺》,歌《玄英》,其祀皆为孟秋之礼。)

《续汉书·礼仪志》曰:立春之日,百官皆衣青,迎气青郊;郡县皆青服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立夏之日,百官皆衣赤,迎气赤郊。立秋之日,百官皆衣白,迎气白郊。立冬之日,百官皆衣皂,迎气黑郊。

又《祭祀志》曰:县邑常以立春之日,皆青幡青帻,迎春于郭外。令一童男帽青巾衣,先在郭外,迎春者至自野中,出迎者拜之而还。

《皇览》:礼,天子迎四节日,天子迎春、夏、秋、冬之乐,又顺天道。是故距冬至日四十六日,则天子迎春于东堂,距邦八里,堂高八尺,堂阶八等,青税八乘,旂旐尚青,田车载矛,号曰助天生。倡之以角,舞之以羽,此迎春之乐也。自春分数四十六日,则天子迎夏于南堂,距邦七里,堂高七尺,堂阶七等,赤税七乘,旂旐尚赤,田车载弓,号曰助天养。倡之以徵,舞之鼓鼗,此迎夏之乐也。自夏至数四十六日,则天子迎秋于西堂,距邦九里,堂高九尺,堂阶九等,白税九乘,旂旐尚白,田车载戟,号曰助天收。倡之以商,舞之以干戚,此迎秋之乐也。自秋分数至四十六日,则天子迎冬于北堂,距邦六里,堂高六尺,堂阶六等,黑税六乘,旂旐尚黑,田车载甲,号曰助天诛。倡之以羽,舞之以籥,此迎冬之乐也。所以迎四时,秋养九志于西堂,冬养九胜于北堂,养后三月而止。天子行杀,必顺天道。

《宋书·礼志》曰:汉明帝据《月令》有五郊迎气服色之礼,因采元始中故事,兆五郊于洛阳,祭其帝与神,车服各顺方色。魏晋依之。江左以来,未遑修建。

——《太平御览 卷五百二十八 礼仪部七》

—————————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
有人找理由吃饺子,有人开始热衷煮大白菜。

留下一个答复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